觀點、立場、史實、回應引用資料、金句
我較認同錢穆所說封建屬武裝移民的觀點。
封建即「封土建國」,是周人「向東方武裝移民和墾殖」的行動。周本是西方小國,滅商後在黃河中下游進行兩次分封,重要封國如燕、魯、晉等皆為姬姓,齊國由功臣姜尚所建。史載「周公兼制天下,立71國,姬姓獨居53人」,可見新領土多落入周族手中,周人勢力直達海濱,反映這是一場武裝移民行動。
其次,封建制度也是「侵略性的軍事佔領」。例如周公東征,平定作亂的三監和武監,把商遺民強制一分為三,其中頑民被強制移往洛邑,由周室直接監控,並擴張王畿領土。殷故土分封給康叔,其餘由紂王庶兄微子啟建宋國。遇有作亂的部族(如東夷)或僭越者,周人則加以征討。可見封建背後以武裝力量為後盾。
有言封建旨在「族群重組」,我不苟同。封建表面上源於部落聯盟,所謂「封建非聖人之意也,勢也」。其實舊封國佔諸侯總數不足1/3。以姬姓魯國為例,其上層是周族,中層是殷民,底層是土著,可見封建旨在軍事佔領,確保周族為統治者。封建制也規定天子置六軍(每軍12500人),令周王軍力遠超諸侯。封國也肩負勤王、從征等義務,成為周室鎮壓各地部族的軍事基地,可見封建以武力作為擴展版圖的後盾,帶有軍事擴張、軍事管治的性質,故錢穆便把它形容為「侵略性的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
XXXXXXXXXX
我較認同許倬雲所說封建是族群重新組合的說法。
周人藉封建安撫天下。周人本是西方小國,明白自身實力有限,在封建制度下,周王不脫共主的性質。周人在兩次封建中,均冊封商族遺民立國,第一次冊武庚,第二次封微子啟,以示與商族共存。又根據興滅繼絕的原則,封賞前代聖王後裔,各封國皆可置軍,享有高度自治,可見兩次封建並非對「異民族的征服」。
周人化家為國,重視禮樂教化。周使用化家為國的策略,利用家族長幼有序的倫理和血緣紐帶,來維繫天下秩序,周人為天下宗主,把諸侯的效忠對象,從商人轉移到周人。封建強調禮治,強調教化。宗法制、禮樂制、井田制,規定了君臣之間各有權利義務,諸侯不得僭越,天子也不能逾越。周公制禮作樂,使中原有了一致的道德規範,可說是一次族群重組的行動。
有人認為封建是「侵略性的武裝移民與軍事佔領」,我不苟同。周人向東方擴張,用意主要是對商遺民作出監視和防範,並無剝奪遺民既得利益之意,由於周人文化和生產技術較先進,週邊部族逐漸願意接受周人的管治,形成「周人、殷人、土著三結合」,壯大了中華民族的版圖。況且周國祚長達八百年,周公制禮作樂,被後世頌贊。可見封建並非軍事壓迫,而是族群間關係重新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