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http://sunfc.school.hk  
周年計劃檢討 23-24
O 2324周年報告
 2324周年報告

關注事項的成就與反思

 

        本學年是學校發展計劃(23/24-25/26)的首年,學校的行政組織中亦新增發展與行政的範疇,並由新設的第三名副校長統籌,與兩位分別負責課及學生成長範疇的副校長,合力推動及落實三大關注事項:

 

關注事項(一):加強學生國民及全球公民身份認同。

 

成就

Ø   學生對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及自豪感有所提升

 

-           在組織架構新增發展與行政範疇,並由新設的第三名副校長統籌,其中的一個重點是加強與內地姊妹學校的聯繫,並透過對外聯繫組的統籌,加強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從知的層面上逐步提升至情及行的層面。我們與內地姊妹學校進行三至四次的視像會議,並於20243月舉辦四川文化交流團,本校的師生與兩所四川姊妹學校(四川綿陽中學、四川育才七中學校)進行深入的交流;另外,20247月亦組織學生到深圳姊妹學校(珊蒂泉外國語學校)進行探訪及體育友誼比賽。每次交流完成後,學校都會安排在周會時段,讓參與的同學與全校同學分享他們的所得,從周會中的分享及台下同學的反應可見,同學對中國的文化及中國近期不同方面發展都十分有興趣;參與交流的同學也會將他們的所見所聞及得著在學校的校報上與同學分享,例如:在第二期的校報中,到四川的同學透過參觀大熊貓保護中心,近距離觀察熊貓的生活,進一步了解到國家對文物和國寶動物的保護。透過參觀三星堆博物館、欣賞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智慧,讓學生更了解國家的文明及偉大建設,從學生的撰稿中顯示了他們對國家及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有體會。

 

-           在學科上,各科都在課程加入國家安全的元素及不同活動,例如:家政科加入將中國二十四節氣的自然面貌繡在布料上的學習活動、視藝科課程加入剪紙/麵塑藝術、歷史科安排學生參加「傳創」非遺教育計劃課程及推薦學生參加非遺大使計劃、電腦科在教導二進制數系統時會指出我國古代「八卦圖」與二進制系統的關係,讓學生知道我國在三千年前已經發展出二進制思維,從而讓學生欣賞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先進知識、中文科的猜燈謎活動及公民科安排全級中五到訪內地等。透過從各項活動中的觀察及科內文件的檢討所見,同學都對相關的課題及活動有興趣,參與度高,從而對國家的文化認識有更深入的了解,並能感受及欣賞國家文化的美,增強了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

 

-           從日常的學校活動觀察,德育及公民教育組定期安排升旗禮,學生都尊重國旗及國歌、國旗下的講話(包括:從拉貝日記看南京大屠殺、中國音樂欣賞:梁祝協奏曲中國諾貝爾獎得主介紹:屠呦呦、楊振寧、國家憲法日、國家教育成就——北京大學及九一八重溫十大中文金曲——張明敏「我是中國人」等等),同學都專心聆聽。在個別觀課的課堂上,學生會為國家近年的成就,表達欣賞及自豪。在課業檢查中,部份學科在設計上,不單只有資料性,亦有讓學生表達感受的設計,學生也對國家文化的獨特性表示欣賞。

 

-            學生透過參與不同的活動,例如:大埔各界慶祝香港回歸26周年回歸盃青年拔河比賽、慶回歸26周年青年三人籃球挑戰賽、2024 大埔區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教育比賽、「2023-24 年度大埔區中小學電影反思徵文比賽」《我和我的家鄉》中學組徵文比賽等,除獲嘉許狀或不同的獎項外(詳情請參閱學生表現部份),學生更獲得不少對國家文化、國家科技最新發展及香港憲制發展的知識。而從負責老師觀察中,同學積極參與活動和比賽,同學的作品都展示他們對國家的科技發展傳統文化的認同及自豪感。

 

-            數據上,本學年APASO有關國家身份認同的Q值及P值都一致地高於全港,包括義務、愛護、自豪、國旗、國歌及成就,初中及高中的P值是116Q值是85.7,兩者均高於全港水平。數據更比去年有所提高,顯示學生國民身份認同感高,成效不俗。

 

Ø  舉辦不同的活動及透過課程安排,讓同學有更多的機會認識時事。

 

-           德育及公民教育組閱讀組每年參加十大新聞投票活動、各科盡量與學生分享與該科有關的時事新聞、電腦科老師上課時分享近期發生在世界各地與科技相關的新聞,如一些網站資料外洩,導致個人私隱得不到保障等;經濟科將“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雜誌、經濟日報內的經濟新聞,加入各級相關的課題或單元課程當中等。在教師的日常觀察中,這些活動及安排都能增加學生對新聞時事的認識

 

Ø  於國際視野方面,初中成效較顯著,APASO數據在標準常模之上。高中APASO的數據,在國際視野裡的關注和尊重多元方面有提升22-23P值是102-103之間及Q值是55.3-57.9之間;23-24P值是104-109之間及Q值是60.5-72.6之間

 

反思

Ø  從觀察及數據上,學生對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及自豪感已有所提升,但在活動及校外比賽的安排上,可進一步加強統籌;亦可更善用學校本身的特色例如:創校校監孫方中博士的個人經歷,加強學生對祖國歷史的認同感及親切感

 

Ø  本學年透過與幾所姊妹學校有組織及有系統的交流聯繫,有效提升學生對國家的發展認識及歸屬感,下學年可再考慮更善用姊妹學校的計劃,強化與國內的聯繫,讓同學對國家的歸屬感加強。

 

Ø  學生對新聞時事的認識及興趣有待提升

-            數據上,在APASO的國際視野的各個項目中,初中數據雖在標準常模之上,但有下降的趨勢22-23P值及Q值分別是11685.723-24P值是106-114之間及Q值是65.5-82.5之間;高中的數據,在國際視野裡的責任和合作方面,數據和去年一樣,略低於常模22-2323-24P值是97Q值是42.1

 

回饋與跟進

Ø   回應學生對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及自豪感:

-            本學年從數據及同工的觀察,同學對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及自豪感有所提升,但在活動及校外比賽的安排上,可進一步加強統籌,所以下學年會增設國家安全育主任一職,主力協調各科組的國家安全教育推廣及落實情況,更有系統安排學生參與校內、校際、全港性及全國性比賽等。

-            德育公民教育組計劃善用不同的國家紀念日,加強同學對祖國歷史的認識及認同,例如:於93日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透過介紹創校校監孫方中博士的個人經歷與抗日的聯繫,加強學生對祖國歷史的認同感及親切感。

-              國旗下的講話,大部份同學都留心聽,要善用這個安排,下學年可加入不同範疇的國旗下講話,例如:國家之最的分享,除可增加趣味性,也可豐富學生對國家的認識

 

Ø   回應學生對新聞時事的認識及興趣有待提升,透過5月舉行的檢討會同工的意見及同工們日常觀察,雖然本學年在早會及周會計劃增加新聞分享的元素,但安排上的系統性需加強及次數需增加,以加強同學對新聞時事的認識及興趣。至於增加同學對新聞時事的認識及興趣,可考慮在午間設遊戲攤位及周會設時事常識比賽等。至於高中同學,可考慮善用周三的OLE課節,增加時事及國際事件的分享,擴展同學的國際視野。

 

Ø   回應更善用姊妹學校的計劃,除現時與四川兩所中學及一所深圳中學結為姊妹學校外,下學年會考慮與其他國內城市的學校結為姊妹學校,增加同學與內地同學的聯繫,讓同學更加了解不同中國城市的發展情況,加強認同感。

 

 

關注事項培養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

 

成就

Ø   學生上課的自信心增加及學習策略得以提升

 

-            從日常觀察、觀課及課業檢查所得,大部份學生能自覺地摘錄筆記,並懂得用不同的方法摘錄筆記。

 

-            在學習策略方面,透過觀課所見,學生能用不同的方法協助學習例如:上網、向老師發問、與同輩商討或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課業觀察所得,部份科目,例如:科學科的同學能夠利用Google Slides在課後進行同儕討論問題及於網上搜尋資料,再將答案整理,用於課堂討論。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上課自信心增加及能力得到發揮。科學科老師也指出能力較強的同學能夠討論後設認知實驗是否成功及主動找方法改善實驗。他們會較具體地領導同學參與討論。從數據上分析,APASO裡的學習主動高於全港,初中Q值:116P85.7;高中Q值是 116P值是85.7

 

-            英語學習的信心上,本學年增設第三名的外藉英語老師,主力協助老師共同推動英語的活動、教授初中LAC 課及高中閱讀課。根據 ENGLISH SPEAKING DAY的數據,全年全校參與率是92%。而從老師的觀察所得,同學每周參加ENGLISH SPEAKING DAY的情況尚算積極,大部份同學都願意及能夠完成每周ENGLISH SPEAKING DAY所布置的任務;而從LAC 課程實踐中及LAC課的檢討中,外籍老師與本地老師合作教授,並加強READING ALOUD 的元素,有助提升同學英語學習的興趣及能力;另外,高中的閱讀課中,第三名外籍英語老師著力介紹不同文化及社會議題例如:整容、全球化,並配合READING ALOUD的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

 

 

Ø   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興趣。

 

-            根據會議討論及老師觀察,學生在初、高中的閱讀課上尚算認真閱讀。

 

-            多元學習策略組定期舉辦不同及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活動,有助提升同學的閱讀興趣。因為本年的世界閱讀日活動(例如:好書分享影片比賽)與中文科合辦,所以所有初中同學都必須參加,故參與人數與上一年對比,大幅增加至三百多人。根據24/4/2024作家講座問卷中,100%同學認同活動有助提升對閱讀的興趣。

 

-            數據上顯示,APASO閱讀(良好策略)方面,初中的Q值為116,高中的Q值為116,數據顯示均優於全港。

 

Ø   學生能運用他們所學,並能應用在不同的學習經歷上,從而提升他們的共通能力包括解難能力、綜合能力及溝通能力等

 

-            生物科校本STEAM魚菜共生課程中加入價值觀元素,例如:讓學生反思科技應如何幫助弱勢群體,領隊老師也反映,學生能反思魚菜共生如何可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及其必要性,參與魚菜共生的學生也願意多花時間在假期照顧魚類及蔬果以提供較佳生長環境,顯示了同理心及責任感;設計科技產品時加入社會、環保元素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等;輔導組、家長及對外聯繫組推動社會服務,根據老師的觀察,這些活動令學生反思受助者的需要,並在服務活動中提升綜合能力、溝通能力及解難能力等。

 

-              數據顯示,在共通能力的APASO問卷中,初中及高中同學在大部分題目的Q值高於100P值高於50

 

反思

Ø   在學生主動學習及信心上,學生仍有提升的空間。

 

-            APASO數據中,老師,學生及家長只有約五成同意及十分同意學生主動學習教師:32.7%、學生:54.2%、家長:45.9%

-            APASO數據中,少於四成學生對學習有信心教師:31%、學生:45%、家長:48.7%

-            級會會議中,部份級別表示個別班別的準時交功課情況要加強。

-            APASO數據中,初中英文的無負面感Q值是96P值是39.5;高中英文的無負面感Q值是85P值是15.5,顯示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要加強。

 

Ø   APASO數據顯示,學生的閱讀情況要多加關注。

 

-              全校只有一項與閱讀有關的項目P值及Q高於全港閱讀策略

-              初中有三個閱讀有關的項目P值低於100喜愛、休閒閱讀時間閱讀、非指定讀物,該三項的Q值也是15.945.6之間。

-              高中有有兩項項P值低於100休閒閱讀時間閱讀、非指定讀物,該兩項的Q值也是25.236.9之間。

-              在持份者問卷中,少於五成老師學生及家長五成同意及十分同意學生喜愛閱讀(分別是34.5%48.9%28.2%

 

回饋與跟進

Ø   在學生主動學習上,除繼續在課堂摘錄筆記外,有效的筆記摘錄技巧有助提升學生在課堂內及課後的學習主動性,下學年我們會引入外界資源,在老師培訓中強化協助提升學生做筆記的技巧,並讓各科訂立科本筆記的要求,讓學生學習更多做筆記技巧,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外,下學年可善用交齊功課的數據,以鼓勵的方式強化同學建立交齊功課的良好習慣。

 

Ø   增加英語學習信心上,定期舉辦的ENGLISH SPEAKING DAY,可加強同學參與機會,在課堂上,應可增加READING ALOUD 的方法/策略,提升同學對學習英語的自信。

 

Ø   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上,除可舉辦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活動外,多元學習策略組可多加入獎勵,以提升同學在閱讀節的投入感。另外,各科的閱讀報告及要求也可更多元化,以提升同學對閱讀的興趣。多元學習策略組也會強化與不同的科或組的協作,以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關注事項推動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世衞定義:心理、生理及社交)

 

成就

Ø   心理上:學生能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及思想。

 

-              在活動上,不同的組別舉辦不同的活動,從而建立學生正面的價值觀,例如:

i)           學生成長支援組舉辦了正向人生周、自律守規比賽、班際守時比賽、大埔區驗毒計劃、情緒健康小組、男生及女生的性教育小組、跨境學生支援小組、低學習動機小組,以及參與番薯苗計劃。

ii)         特殊學習需要支援組舉辦不同的生涯規劃小組,例如高結構歷奇證書小組、低結構技術證書小組、咖啡拉花職業體驗活動等。此外,該小組也舉辦了不同的領袖培訓活動,例如安排學長參與各項有關中華文化,或正向的比賽及活動、組織中四學長參加廉政公署的「高中iTeen 領袖計劃」及鼓勵學生參加「大埔區消防及救護青年團」等。

iii)       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優化生涯規劃課內的正向心理學課節,讓學生提升對精神健康的關注。該組也為學生安排不同的工作實習、工作場地參觀及職場面試活動等,令學生關注職場品格和工作操守的重要性,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              在課程上,不同的學科在課程上/活動加入積極人生的元素,以建立學生正面思想,例如:

i)           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於課堂分享歷史人物的經歷。

ii)         中史、歷史、地理、物理、化學課邀請舊生回校分享個人的學習心得及積極的人生取態。

iii)       地理科每年最少舉辦一次野外考察,培養學生堅毅自強、富探究精神的性格特質。

iv)       生物科推行「魚菜共生」及「校園寵物計劃」,提升學生對愛護環境的意識、責任心及堅毅不拔的精神。

v)          電腦科教導學生正確使用電腦,強調必須合法地使用網絡與人溝通,不應做損害他人或社會利益的事情,並簡介不當使用電腦的實際案例。

 

-              在數據上,不同的數據均顯示學生能建立正面價值觀及思想

i)          根據APASO之數據,各項有關「情緒」的項目,初中學生於「正向情緒」、「無負面情緒」、「無恐懼失敗」、「無學業憂慮」、「無身心徵狀」等,都高於香港常模。

ii)         KPM17的數據顯示,初中及高中學生於「正向情緒」、「無負面情緒」及「無憂慮及抑鬱徵狀」三項都高於香港常模。

iii)       根據APASO數據,初高中學生於「誠實/道德意識」的範疇中,學生在「誠實表現」、「不說謊」、「無盜竊行為」等,都高於香港常模。

iv)       截至516日,整體的違規次數下跌(22-233640次,23-243441 次)。「欠功課」(22-231079次,23-241001 次)及「校服、儀容不合規格」(22-231799次,23-241488次)的數字都有下跌。

 

-            根據不同活動的檢討,包括正向人生周、健康校園活動、自律守規比賽、班際守時比賽、青少年座談會、職場體驗計劃、親子工作坊、生涯規劃小組等,透過老師觀察、問卷調查或學生訪談得知,同學對活動都有正面評價。

 

Ø   生理上:同學已開始多注意體健康的知識及建立成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

 

-              透過學科的課程、活動及學校刊物的介紹,同學已開始多注意身體健康的知識及認識建立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

i)           家政科教導學生計算個人BMI,建立體重管理方面的正確態度,並邀請食環署講師,舉行有關食物安全的專題講座,亦有展示食環署有關飲食衛生的展板。家政科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設計有營餐單,並完成習作,從而培養健康飲食習慣。科任老師反映同學都對體重控制十分有興趣,設計有營餐單用心,並寫下反思。

ii)         體育科定期安排體能測試,包括測量心跳、肌肉伸展等。於小息、午膳和放學時借用體育用品。並開放所有球場於課外時間供學生使用,部份初中學生反應踴躍。上體育課時,老師也會教導學生於不同場合須有合適衣着、保持個人衛生的需要、運動前後須補充足夠水份等健康知識

iii)       出版組於英文校報介紹良好生活習慣的資訊,例如於第一期英文校報中刊載「Healthy LifeHappy Life」文章,從飲食、運動等範疇介紹健康生活資訊。

 

-              在數據上亦顯示同學對健康意識及運動意識有一定的認識,APASO「身體健康」統計中,同學在「體能鍛鍊」和「身體質量指數(少肥胖)」上均高於全港水平,Q值分別是101102P值分別是52.755.3

 

Ø  社交上:同學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學懂與人相處的技巧,例如

 

-              不同的組別都安排了多元化的活動,幫助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學懂與人相處的技巧。

i)           學生成長支援組舉辦不同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例如參加「和諧校園——尊重友愛、拒絕欺凌」運動、性教育周,活動包括「初中護苗教育課程」和午間攤位等、參加衛生署舉辦的網上「衡」工作坊、紀律訓練小組及領袖訓練等。

ii)         特殊學習需要支援組舉辦不同的社交小組,例如「把ART當下」——社交情緒小組、「四驅衝刺之旅」等。該組亦推動學生參與義工服務,例如2023運頭塘鄰里社區中心30周年紀念活動等。

iii)       課外活動組隔週五舉行課外活動,全校學生參與,每天放學後有不同的校隊練習,每位學生最少參加一項課外活動。我們也成立服務團體,包括公益少年團、男童軍、女童軍、少年警訊等,讓學生參與社區服務。

iv)       公民科透過公民學會與公益少年團合作參與社區服務,以提升關愛他人的精神。並舉辦多元化的學會活動,例如義工培訓或手工藝工作坊,以增加學生對不同弱勢社群的關注,並實踐關愛社區的正面價值觀。

 

-              在數據上,不同的數據均顯示學生的際關係及與人相處的技巧都不俗

i)           根據APASO義工服務頻率,初中Q116P85.7,高中Q103P57.9都高於香港常模。

ii)         參考APASO,本校初中學生在「社交表現(好友數目)」方面及高中學生在「滿足感(家庭及朋友)」的平均表現皆高於全港學校的平均表現,即Q值高於100

iii)       根據APASO《誠實與道德意識﹕義工服務頻率》顯示,本校學生的數據皆優於香港常模,Q值為103P值為57.9%

iv)       學生持分者問卷中顯示,學生對「學校積極教導我們如何與人相處,例如尊重他人和為他人著想。」句子非常同意為20.9%,同意為35.7%,反映不少學生樂於參與社會服務,並持有良好態度。

 

-            根據不同活動的檢討,包括和諧校園運動、性教育周、紀律訓練小組、公益少年團活動、共融社交小組等,透過老師觀察、問卷調查或學生訪談得知,同學對活動都有正面評價,並表示有助提升他們與人相處技巧及學習更關心別人。

 

反思

Ø   心理上,APASO 顯示,初中「生命意義」一項的Q值:91P值:27.4,低於香港常模;高中學生於「正向情緒」、「無負面情緒」、「無恐懼失敗」、「無憂慮及抑鬱徵狀」、「無身心徵狀」等,都低於香港常模,於「生命意義」一項的Q值:92P值:29.7,亦低於香港常模。這顯示學生的抗逆心態及逆境向上的動力要加強。 

Ø  生理上:APASO「身體健康」統計中,同學在「體能鍛鍊」、「自評健康」、「身體質量指數(少肥胖)」、「早餐習慣」、「睡眠時數」上,均低於全港水平,Q值介乎8591P值介乎17.527.4,可見初中學生在健康層面上仍有待鍛煉。從教師在課餘時間與同學聊天得知,部分同學表示因高中需要應付校本評核,也要花時間應付艱深的課業,因而偏向晚睡。

 

回饋與跟進

Ø  心理上:

-              各組及各科在課程及活動上,多加入逆境向上/自強的訊息,多分享在挫折下重新出發的重要性。

-              可多邀請一些在生命遇到挫折的嘉賓,到校與同學分享如何克服困難,鼓勵同學積極向上。

-              下學年會參加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推動價值觀教育,建議透過推動勤勞這個價值觀,令同學明白領悟堅持對人生的重要性。

 

Ø  生理上

-             早會周會高中OLE時段中,多加入有關早睡重要性的課題。

-              課程安排上,會重新檢視高年級的測考及SBA的安排,以免同學要集中在某一個時段應付過多的SBA及小測的情況。

-              善用每學年三次家長會的時間,提醒家長在家多注意及提升子女有足夠睡眠及運動的重要性。

-              多元學習策略組可在高中OLE時段加入時間管理的分享,令學生學習如可更善用時間,以應付公開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