Ø 心理上:學生能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及思想。
- 在活動上,不同的組別舉辦不同的活動,從而建立學生正面的價值觀,例如:
i) 學生成長支援組舉辦了正向人生周、自律守規比賽、班際守時比賽、大埔區驗毒計劃、情緒健康小組、男生及女生的性教育小組、跨境學生支援小組、低學習動機小組,以及參與番薯苗計劃。
ii) 特殊學習需要支援組舉辦不同的生涯規劃小組,例如高結構歷奇證書小組、低結構技術證書小組、咖啡拉花職業體驗活動等。此外,該小組也舉辦了不同的領袖培訓活動,例如安排學長參與各項有關中華文化,或正向的比賽及活動、組織中四學長參加廉政公署的「高中iTeen 領袖計劃」及鼓勵學生參加「大埔區消防及救護青年團」等。
iii) 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優化生涯規劃課內的正向心理學課節,讓學生提升對精神健康的關注。該組也為學生安排不同的工作實習、工作場地參觀及職場面試活動等,令學生關注職場品格和工作操守的重要性,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
- 在課程上,不同的學科在課程上/活動加入積極人生的元素,以建立學生正面思想,例如:
i) 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於課堂分享歷史人物的經歷。
ii) 中史、歷史、地理、物理、化學課邀請舊生回校分享個人的學習心得及積極的人生取態。
iii) 地理科每年最少舉辦一次野外考察,培養學生堅毅自強、富探究精神的性格特質。
iv) 生物科推行「魚菜共生」及「校園寵物計劃」,提升學生對愛護環境的意識、責任心及堅毅不拔的精神。
v) 電腦科教導學生正確使用電腦,強調必須合法地使用網絡與人溝通,不應做損害他人或社會利益的事情,並簡介不當使用電腦的實際案例。
- 在數據上,不同的數據均顯示學生能建立正面價值觀及思想。
i) 根據APASO之數據,各項有關「情緒」的項目,初中學生於「正向情緒」、「無負面情緒」、「無恐懼失敗」、「無學業憂慮」、「無身心徵狀」等,都高於香港常模。
ii) 從KPM17的數據顯示,初中及高中學生於「正向情緒」、「無負面情緒」及「無憂慮及抑鬱徵狀」三項都高於香港常模。
iii) 根據APASO數據,初高中學生於「誠實/道德意識」的範疇中,學生在「誠實表現」、「不說謊」、「無盜竊行為」等,都高於香港常模。
iv) 截至5月16日,整體的違規次數下跌(22-23:3640次,23-24:3441 次)。「欠功課」(22-23:1079次,23-24:1001 次)及「校服、儀容不合規格」(22-23:1799次,23-24:1488次)的數字都有下跌。
- 根據不同活動的檢討,包括正向人生周、健康校園活動、自律守規比賽、班際守時比賽、青少年座談會、職場體驗計劃、親子工作坊、生涯規劃小組等,透過老師觀察、問卷調查或學生訪談得知,同學對活動都有正面評價。
Ø 生理上:同學已開始多注意體健康的知識及建立成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
- 透過學科的課程、活動及學校刊物的介紹,同學已開始多注意身體健康的知識及認識建立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
i) 家政科教導學生計算個人BMI,建立體重管理方面的正確態度,並邀請食環署講師,舉行有關食物安全的專題講座,亦有展示食環署有關飲食衛生的展板。家政科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設計有營餐單,並完成習作,從而培養健康飲食習慣。科任老師反映同學都對體重控制十分有興趣,設計有營餐單用心,並寫下反思。
ii) 體育科定期安排體能測試,包括測量心跳、肌肉伸展等。於小息、午膳和放學時借用體育用品。並開放所有球場於課外時間供學生使用,部份初中學生反應踴躍。上體育課時,老師也會教導學生於不同場合須有合適衣着、保持個人衛生的需要、運動前後須補充足夠水份等健康知識。
iii) 出版組於英文校報介紹良好生活習慣的資訊,例如於第一期英文校報中刊載「Healthy Life,Happy Life」文章,從飲食、運動等範疇介紹健康生活資訊。
- 在數據上亦顯示同學對健康意識及運動意識有一定的認識,APASO「身體健康」統計中,同學在「體能鍛鍊」和「身體質量指數(少肥胖)」上均高於全港水平,Q值分別是101和102、P值分別是52.7及55.3。
Ø 社交上:同學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學懂與人相處的技巧,例如:
- 不同的組別都安排了多元化的活動,幫助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學懂與人相處的技巧。
i) 學生成長支援組舉辦不同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例如參加「和諧校園——尊重友愛、拒絕欺凌」運動、性教育周,活動包括「初中護苗教育課程」和午間攤位等、參加衛生署舉辦的網上「衡」工作坊、紀律訓練小組及領袖訓練等。
ii) 特殊學習需要支援組舉辦不同的社交小組,例如「把ART當下」——社交情緒小組、「四驅衝刺之旅」等。該組亦推動學生參與義工服務,例如2023運頭塘鄰里社區中心30周年紀念活動等。
iii) 課外活動組隔週五舉行課外活動,全校學生參與,每天放學後有不同的校隊練習,每位學生最少參加一項課外活動。我們也成立服務團體,包括公益少年團、男童軍、女童軍、少年警訊等,讓學生參與社區服務。
iv) 公民科透過公民學會與公益少年團合作參與社區服務,以提升關愛他人的精神。並舉辦多元化的學會活動,例如義工培訓或手工藝工作坊,以增加學生對不同弱勢社群的關注,並實踐關愛社區的正面價值觀。
- 在數據上,不同的數據均顯示學生的人際關係及與人相處的技巧都不俗。
i) 根據APASO義工服務頻率,初中Q值116及P值85.7,高中Q值103及P值57.9都高於香港常模。
ii) 參考APASO,本校初中學生在「社交表現(好友數目)」方面及高中學生在「滿足感(家庭及朋友)」的平均表現皆高於全港學校的平均表現,即Q值高於100。
iii) 根據APASO《誠實與道德意識﹕義工服務頻率》顯示,本校學生的數據皆優於香港常模,Q值為103,P值為57.9%。
iv) 學生持分者問卷中顯示,學生對「學校積極教導我們如何與人相處,例如尊重他人和為他人著想。」句子非常同意為20.9%,同意為35.7%,反映不少學生樂於參與社會服務,並持有良好態度。
- 根據不同活動的檢討,包括和諧校園運動、性教育周、紀律訓練小組、公益少年團活動、共融社交小組等,透過老師觀察、問卷調查或學生訪談得知,同學對活動都有正面評價,並表示有助提升他們與人相處技巧及學習更關心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