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http://sunfc.school.hk/pe  
體育科
「先天」還是「後天」? 發表人: 饒志海   日期: 2008-09-13 13:16

有些運動員經常性地辛勤練習,但運動表現卻未見突出;反觀另一些運動員,他們並未有經常練習,但卻有極其優秀的運動表現。世界(包括體育世界)是否就是如此不公平?多勞為何不一定多得?更甚者,為何有些人卻可以不勞而獲?如果天賦已決定了一切,那麼練習還有何作用?又或者透過基因改造,是否就能夠轉弱為強,反敗為勝呢?相信這些都是很多運動員和教練關心的問題。

一直以來,許多專家、學者都在研究不同的遺傳(先天)和環境(後天)因素,甚至是它們彼此間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s)對人的影響。其中一種研究方法就是觀察同一個家庭中(環境因素相似),親生子女和寄養子女在一些表型(phenotypes)上的分別(如頭髮顏色、眼睛顏色、安靜時心跳率、最大攝氧量、身高、體重等)。如果經過了一些特別的干預(interventions,如訓練)後,親生子女和寄養子女間在反應上並無顯著差異時,即表示環境(後天)因素較為重要。反過來說,如果親生子女與父母的反應相若,而寄養子女的反應卻顯著不同,那麼便充分反映出遺傳(先天)因素才是重要。

另一個研究方法就是觀察同一個家庭中,孿生子女間的表現。由於單卵性雙胎(identical twins 或 monozygotic twins)是同出一卵,所以彼此均擁有著相同的遺傳背景;又由於彼此在同一家庭長大,所以大家均受到相似的環境因素所影響。反過來說,二卵性雙胎(fraternal twins 或 dizygotic twins)則擁有相似(但不盡相同)的遺傳背景及同樣受到相似的環境因素影響。如果經過一些特別干預(如訓練)後,單卵性雙胎間在反應上的差異是顯著地少於二卵性雙胎,便顯明了遺傳因素的重要。但如果單卵性雙胎間的差異與二卵性雙胎間並無顯著差異,那麼遺傳因素的作用便不算重要。

當然,還可以觀察幼年分開在不同環境下長大的子女之間的分別。大部分的研究顯示,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於訓練之前或之後,單卵性雙胎間的差異都顯著少於二卵性雙胎和非孿生子女,也就是說明了遺傳因素的重要(Bonchard 等,1997)。例如,遺傳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身高(包括軀幹長度、四肢長度)、肌肉體積及成分(快肌與慢肌纖維的百分比)、肺容量和心臟大小等表型,就算經過訓練後,這些方面的改進也不會十分顯著。

Skinner(2001)就引用了體力活動(physical activity)、體適能(fitness)和健康(health)來說明了遺傳和環境因素的作用。Skinner 指出了遺傳因素可以影響到一個人的活躍程度、體適能水平和健康狀況;環境因素(物理、社會、個人的生活方式)同樣可以影響到這幾方面。此外,活躍程度會影響到體適能、體適能會影響到活躍程度、活躍程度會影響健康、健康會影響活躍程度、體適能會影響健康、健康會影響體適能。同樣道理,遺傳也可以影響到這些交互作用。

雖然遺傳可以影響到一些表型(如肌肉體積和肌纖維種類)或運動表現的關鍵成分(如力量和耐力),但後天的訓練(環境因素)仍可以對這些特質作一定程度的改變。例如,訓練(特別是重量訓練)可以增加肌肉的體積(muscle hypertrophy),使力量增加;訓練雖然未能改變肌肉纖維的種類(結構),但卻可以改善它們的能量代謝能功(功能)。

總括地說,遺傳的確會影響到各種表型特質最初階段的水平,亦可影響到訓練、營養和其他環境因素對這些特質的改變可以有多快和多大。參與一個新的運動項目而且很快有成就的運動員,可能已遺傳著該運動項目需求的特質,而且亦有相當的分量。就算未有遺傳上的優勢,憑後天的努力,許多運動員仍可以到達冠軍級(水平不至太高的比賽)的程度;但那些真正世界冠軍級的運動員,就不單止是佔上了「先天」的優勢,也肯定是加上了不少「後天」的努力,而且在技術和戰術運用上亦有其過人之處。

每種運動項目都涉及到許多個人體不同的系統,就以長跑的表現為例,當中就講求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肌肉系統等的運作能力。由於每個系統都會受到許多不同遺傳因素的影響,所以並不大可能透過基因改造的方法去製造出種種不同的冠軍來。同樣道理,就目前對遺傳學上的認識,實際上亦很難準確預測個別運動員將來的成就。Skinner(2001)就列舉了一些與運動表現有密切關係的特質,與及遺傳因素對這些特質的影響程度。

表一、遺傳因素的影響(Skinner,2001)

特質

遺傳因素的作用

身高、臂長

腰圍

小至中

肌肉體積

肌肉纖維比例(快、慢肌)

線粒體 / 每克肌肉

心臟體積

肺體積及容量

肌肉內產能激素的活躍度

小至中

安靜時心跳率

血壓

肺流量

肌力

肌耐力

中至大

移動速度

平衡

關節柔軟度

反應時間

小至中

運動的準確度

小至中

有氧耐力

中至大

無氧耐力

* 遺傳因素影響較少的特質較有機會透過訓練、營養和其他環境因素而得以改善。


References

  1. Bouchard, C., Malina, R. & Perusse, L. (1997). Genetics of Fitness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p. 1-400.

  2. Skinner, J. S. (2001). Do genes determine champions. GSSI Sports Science Exchange, 14.

 文章內容轉載自香港體育教學網
未分類(5)
人體結構的研究 發表人: 饒志海   日期: 2008-09-13 13:13

Although there are billions of people in the world, every one is an unique individual who differs from any other in various aspects (e.g., size and skin color). On the other hand, each single body contains the same kind of cells and is made up of similar structures.

 

雖然地球上的人口是數以億計,但每一個人均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在各方面(如身型、膚色等)都經常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另一方面,每個人的身體卻是包含著相同種類的細胞,並且是由相類似的結構所組成。

For thousands of years, many people have tried to find out how the body works. The ancient Chinese and Egyptians might be among the earliest civilizations to make more in-depth studies of the human body. However,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Greek physician Hippocrates (460 to 377 B.C.) should be one of the first pioneers to study the human body in a scientific manner. So, he is commonly recognized as the "Father of Modern Medicine".

 

千百年以來,人類都在嘗試找出人體運作的原理。古代的中國人和埃及人,可能是最早對人體進行深入研究的文明部俗。不過,一般都認為希臘的醫師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 460377 年)才是率先採用科學的態度去從事人體研究的先驅。因此,他也常被喻為“現代醫學之父”。

Nevertheless, Andreas Vesalius (1514 to 1564) of Belgium should be the first one to give a precise description of the human body structure. Vesalius had already been the professor of anatomy in Padua, Italy, at the age of 24. His book, "On the Fabric of the Human Body", contained many detailed drawings of human body parts, and also revealed for the first time how the parts fit together. Since there was no microscope in the 15th century, Vesalius could only describe what he saw with his naked eyes.

 

然而,最先為人體結構作出了精確敘述的人,要算是比利時的解剖學家 Andreas Vesalius15141564)。Vesalius24 歲的時候就已成為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解剖學教授。在其著作《人體構造論On the Fabric of the Human Body 》中,就有很多詳細地描繪了人體不同部位的插圖,Vesalius 並首次展示了這些部位是如何互相結合在一起的情況。由於在十五世紀時還未有顯微鏡,Vesalius 只能描述憑肉眼所能觀察到的景物。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light microscope in the 17th century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in the 20th century, scientists become able to conduct more in-depth studies of the human body. Electron micrographs today can even show how cell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change pathologically during diseases.

 

自從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相繼於十七世紀和二十世紀出現以後,科學家已能對人體作更深入的研究。電子顯微照片甚至能夠展示細胞是如何互相影響和它們在患病時是如何變異的情況。

 文章內容轉載自香港體育教學網
未分類(5)
運動與智力 發表人: 饒志海   日期: 2008-09-13 13:11

2007 年 4 月 9 日出版的一期 Newsweek,其中有一篇非常「醒目」的文章,標題為〈更強、更快、更醒〉(Stronger, Faster, Smarter),當中提及到多個研究,結果都支持運動對智力的發展有好處,甚致能夠避免或延遲一些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的發生,又或者最少能夠降低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伊利諾斯州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 Charles Hillman 教授發現,在其研究的 259 名一年級及三年級學生(3rd & 5th graders)當中,身體活動能力(坐地體前伸、跑步、限時掌上壓及仰臥起坐)越高,他們的數學及閱讀能力也越好。

其實,香港大學在前幾年也曾發表過兩份研究報告,同樣也是指出了「勤有功,運動有益」及「運動學業相輔相承」的結果。最近幾年,本地很多中、小學,都紛紛促銷自己的學校是學業與體藝並重。其實,這種辦學理念一點也沒有新意,而且根本就應該是所有學校辦學的方針,只是過往很多學校都只側重於學業一方面罷了。無他,很多學校的「領導人」,在求學時期都只是藏身於他們的「黃金屋」之中,日夜渴慕著他們的「顏如玉」,絕少會去享受做運動的樂趣,所以在他們的領導底下,又豈會重視學生在體育和藝術上的發展呢?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的古代希臘人,已經懂得學業要與體、藝並重。當時,“體育”對每一個古希臘男孩來說尤為重要。當時,“體操”和音樂是兩個最重要的科目。古希臘人傳揚:“身體靠體操鍛煉,靈魂藉音樂洗煉。”他們相信“體操”對勇氣、紀律和身體的安康狀態均有貢獻。此外,當時的“體操”亦強調公平競爭和發展個人審美的價值觀。

斯巴達Sparta)是古希臘南部的一個城邦,人口約有一萬,卻管轄著 25 萬左右的農奴。“體育”在這裡的主要目標就是建立一支首屈一指的軍隊,每一個斯巴達人都是為城邦而生。當時,就算是女性也要有強健的體魄,因為斯巴達人相信,只有強健的母親才可以誕下健壯的嬰兒;所以斯巴達的女孩 7 歲便要開始接受身體鍛煉,直至結婚之後為止。新生的嬰兒若有任何的不健全或虛弱的徵狀,都會被丟棄。男孩 6 歲前由母親扶養,7 17 歲期間須接受城邦一級比一級嚴峻的訓練,18 歲開始正式進入軍營生活,20 歲獲得公民資格後,仍要繼續接受軍事訓練,直至衰老為止。

古希臘另一個著名的城邦就是雅典(Athens),她坐落於希臘的東部,人口也是奴隸多於公民。雖然雅典並不如斯巴達般尚武,但“體育”在這裡的地位比起在斯巴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雅典人參與“體育”活動,主要是為了使身型健美,並且過更充實和精力充沛的生活。雅典人的教育理想就是在道德、精神、身體、和美學上得到均衡的發展,所以他們從小接受的,便是文武合一的教育。7 歲時開始學習讀書、寫字、演奏豎琴、吟詩歌唱、行為規範、體操和遊戲。12 歲後正式接受跑、跳、擲標槍、鐵餅和角力之五項運動訓練。18 歲時正式成為公民,並進入軍隊進行兩年軍事訓練,內容除了武裝戰鬥和射箭外,還要修習文學、哲學及禮儀等課程。古希臘的教育理念,亦成為了現代西方「全人教育」理念的基礎。

雖然“體育”曾於歐洲的“黑暗時代”[1] 受到禁慾主義 (asceticism[2] 和經院哲學主義 (scholasticism[3] 的負面影響,但到達文藝復興時期[4] ,禁慾主義便開始站不住腳,更多人開始放棄「輕肉體、重永生」的思想。「身體與靈魂是不可分割,彼此是相輔相承」的理論也變得非常流行。人不但相信健康的身體可促進學習,而且學習和工作之餘,亦需要有適當的休息和娛樂;身體也需要鍛煉才能夠維持健康,並且為戰爭作好準備。這個時期的領袖和學者,如維托利奧(Vittorino da Feltra)[5]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6] 、康米紐斯(I. A. Comenius) [7] 、洛克 (John Locke)[8]  和盧梭 (Jean Jacques Rousseau)[9]  等,亦多認同“體育”是學校課程的一個重要部分,“體育”除了可以增強體質外,還可以促進健康和學習,並為戰爭作好準備。

正如 Hillman 教授指出,運動不但會影響到肌肉,而且也能夠影響到智力方面。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能幫助心臟把更多血液輸送至腦部及身體其他部位,使到腦細胞得到更好的滋養。除著近代醫學科技及生物化學的進步,研究人員發現當肌肉收縮及放鬆的時候,都會把化學物質沿血流傳送至腦部,並下令製造出幾種化學物質,包括一種名為 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的物質,當 BNDF 的水平隨著經常運動而有所提高時,腦部的神經元(神經細胞)就開始向外擴展,並藉著新的連結進行訊息交換;這也就是學習的基本程序。腦內的 BDNF 越豐富,學習能力越強;反過來說,BDNF 水平低的腦子便難以接納新的信息。

大部分人在成年階段都會維持著一定水平的 BDNF,但上年紀後,個別的神經元便會開始死亡。在過往的日子,專家們都相信腦部不能製造新的神經細胞,去取代死去的細胞;直至 1990 年代中期,從動物(老鼠)實驗中發現,運動能使腦內某些部位的神經細胞重新生長。在人類的研究方面,分別屬於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及索爾克學院(Salk Institute)的神經學家 Scott Small 及 Fred Gage 發現,這種因運動而產生的神經細胞主要出現在海馬(hippocampus)內負責學習和記憶的踞齒狀結構之中,而且運動似乎可以令這個部位得以重拾青春。伊利諾斯州大學的心理學家 Arthur Kramer 透過掃描的技術,也發現運動能使額葉(專責抉擇、多工作業及策劃等工作)增大。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神經學家 Kristine Yaffe 還指出,活躍的人士也較少出現腦部的功能障礙(如炎症及中風)。

研究發現,每週至少進行幾次運動鍛煉的人,較少及較遲出現老年痴呆的情況。可惜,很多人都沒有重視運動對智力帶來的好處。雖然目前專家們仍未清楚要做多少運動才能夠促進智力的發展,但運動會為智力帶來好處卻是事實。


1 公元 476 年左右,羅馬人最終被身強力壯的日爾曼人(Teutonic)所敗,西方亦開始進入歐洲中世紀早期的“黑暗時代”(The Dark Ages)。在這段日爾曼人入侵歐洲的日子,文獻及各種學問都陷於歷史性的低潮,這也是“黑暗時代”名稱的由來。

2 所謂禁慾主義,就是鼓勵基督徒要重視來生,將精神完全投入修行的生活,不要在意俗世的身軀和享樂。崇尚禁慾主義的人認為:「屬凱撒的當歸凱撒,屬神的當歸給神。」他們認為靈魂的滿足勝過身體的滿足,人生應為來世作好準備。身體是屬於邪惡的,應當受盡折磨,一切增強身體的活動都只是愚蠢的行為。他們並宣揚靈魂和身體是不同且分開的個體,彼此互不相關。由於基督教的傳播,很多地方都建立起修道院,後期的學校亦每多附屬於這些修道院。可是,早期的基督教並不容許"體育"被列入課程之內,就算是中世紀時期的大學,也是反對"體育"。

3 經院哲學主義的擁護者認為“論據”才是教育的最重要元素,人的成就只取決於心智的能力,他們亦不認同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種主義普遍盛行於中世紀時期的學者與大學當中。

4 中世紀的“黑暗時代”與近代的起始階段之間的一段過渡期(即 14 至 16 世紀),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也是人類的大躍進時期。

5 維托利奧(1378-1446),意大利教育家,最先把身體訓練如舞蹈、騎馬、劍擊、游泳、摔跤、賽跑、跳躍、射箭、打擸和垂釣等加入學校課程的先驅之一。他強調體育可操練身體、為戰爭作好準備、作為休息和娛樂,及有助學童學科上的學習。

6 馬丁路德(1438-1546),基督教改革領袖,不認同以禁慾主義作為被拯救的手段。認為體育不但有助取替賭博、喝酒等行為,還可以改善身體健康。

7 康米紐斯(1592-1670),捷克境內的波希米亞教育改革家,有“學校教育之父”之稱,亦被體育界尊稱為“學校體操之父”。其著作《大教學法》(Didactica Magna)) 主張應分年級教學、教材應有深淺之分、學生要因材施教。在學校除了上課學習外,應該安排充分的休息時間、運動時間,包括遊戲和身體活動等。

8 洛克(1632-1704),英國思想家,主張一切的知識都來自經驗。在其《體育漫話》一書提出“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並強調體育優於德、智二育。洛克的經驗論對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有極奇重大的影響。

9 盧梭(1712-1778),在其著作《愛爾兒》(Emile) 一書指出兒童在 5 至 12 歲期間,應重視體育、經驗和感官的教育。他認為體育是出於自然的,且與智育、德育相關連。他曾說:“若養成兒童的智力,必先養成支配智力的體力,若欲養成兒童的聰明和正直,必欲常常使他運動,鍛煉身體,而使他碩健強壯,任他做事、運動、跑步、叫喊,不可使他有暫息的時候,使他成為一個有體力的人,他不久就要變為一個有理性的人。”


References

  1. Bucher, C. A. & Wuest, D. A. (1987). Founda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10th ed.). St. Louis, Missouri: Times Mirror/Mosby College Publishing.

  2. Carmichael, M. (2007). Health for life: stronger, faster, smarter. Newsweek (April 9, 2007), 28-33.

  3. 周西寬(2004)。體育院校通用教材:體育基本理論教程。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4. 徐元民(2005)。體育史。台北:品度圖書。

  5. 康體發展局體育研究部(1998,7月)。研究摘要:勤有功,運動有益。香港:香港康體發展局。

  6. 康體發展局體育研究部(2001,5月)。研究摘要:運動學業,相輔相承。香港:香港康體發展局。

 香港體育教學網製作
未分類(5)
高溫環境中運動與水份補充之關係 發表人: 饒志海   日期: 2008-09-07 21:19
 文章內容
未分類(5)
運動和心臟知多少 發表人: 饒志海   日期: 2008-09-07 21:16
 文章內容
未分類(5)
請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5.01 或 Netscape 4.7 以上瀏覽
最佳瀏覽解像度為800 x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