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街坊婦女會孫方中書院 中國語文科 級別: 中二
閱讀理解(一)
細閱下面的文章,然後回答問題。 一用就扔,大概可以恰當地刻畫這時代物質豐盛的情況。 從前,人要求什麼東西都耐用。記得童年時候,家裡就有一個歷史故事。到如今,仍記得清楚,那個擦得發亮的銅茶壺,身上有塊凹痕,據說是香港淪陷時期,炮彈碎片射進屋子裡,剛打在它身上做成的......記憶中,十多年光景,那些東西便一直安放在幾乎特定的位置,沒有絲毫變動,也不見添置些什麼新物件,家裡的佈置,早在腦海裡變成凝鏡了。最大一次變動,要算必須扔掉兩個還沒有破爛的柴爐,讓出地方來給新買的雙頭火水爐。這件事令我們泛起過奇異的不安和不忍。也許,又有人要說我婆媽氣重了,但恐怕許多人都會對自己曾長時間接觸的物件,產生不忍拋棄的感情,尤其在物質並不像今天那麼豐富的年代裡,特別容易獲的這種經驗。 現在,情況大不同了。各種用具器皿,將就的是「天天新款」,耐用嗎?犯帶來些不必要的煩惱;舊的一天不破,扔掉它似乎過意不去,買新的又沒有什麼藉口。新款式實在誘人,過時舊樣子會惹來落伍之譏,錢既然方便,還是買新的好,於是毫不留戀地以新易舊。一用即扔的東西越來越多,人們的感情還來不及放上去,東西已脫手了,真是瀟灑方便。 雖然,舊的東西並不一定者的依戀,也不是希望縣在的年輕人像我童年般缺乏物質的生活,但人總該有點沉實,長久安放的感情。
一用即扔,
畢竟會使人的感情「慣於無拘檢」。缺少練習怎樣安放感情的機會,人際就出現疏離,肯定這是一中悲哀!
1. 文中用了什麼例子來說明從前物質缺乏的情況? i. 作者家裡像一間古董店,每件家具都有其歷史故事。 ii. 以前的人以東西之耐用與否來衡量值不值得購買。 iii. 作者家中的銅茶壺,在香港淪陷時已經存在,十多年後仍在使用。 iv. 作者為了必須扔掉兩個還沒有破爛的柴爐一事,而感到不安和不忍。
A. i & ii
B.ii,
iii & iv
C. i,
ii & iv
D. 全部皆是
2. 現代的人對用具有什麼要求,他們對用具的態度又如何? i. 現代的人追求新款式,會著重保養他們的物品。 ii. 現代的人既追求新款式, 又講求耐用與否。 iii. 現代的人講究「天天新款」,對用具愛不釋手。 iv. 現代的人追求新款式,對用具毫不留戀。
A. 只有iv
B. i & ii
C. ii,iii
& iv
D. i,
ii & iv
3. 為什麼作者認為養成「一用即扔」的習慣「肯定(這)是一種悲哀」? i. 因為人們的感情便會慣於沒有拘檢,令人際關係疏離。 ii. 因為人們會因此而對身邊的事物沒有感情,毫不留戀。 iii. 因為這樣未能培養出一種沉實、長久安放的感情。 iv. 因為他們扔掉的東西都價值不菲。
A.i,ii
& iii
B. ii,
iii & iv
C. i,
ii & iv
D.全部皆是
4. 為什麼以前的人比較容易產生不忍拋棄的感情? i. 因為他們經歷香港淪陷
ii.
因為他們接觸物件的時間通常比較長
iii. 因為他們的物品都價錢昂貴 iv. 因為他們身處的時代物質並不富裕
A.只有
iv
B.i,ii
& iv C. ii & iv
D. i,iii
& 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