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http://sunfc.school.hk  
校園生活
今日: 2023-09-27
SMTWTFS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搜尋
類別:

 校園生活
全部 |
「津港體育科技」青年內地交流團 何秀珍副校長分享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9-25 09:31
在暑假26/7/2023至2/8/2023,我和蔡老師帶了20名學生參加了「津港體育科技」青年內地交流團。這次活動旨在加深香港青年對祖國發展的瞭解,感受天津發展成就,增強學生們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在津期間,交流學生參觀了時代記憶產業園、濱海圖書館和美術館、東麗區機床博物館、天津體育博物館、市政協文史館、薩馬蘭奇紀念館等文博場館,深入新天鋼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瞭解製造業發展現狀,參觀了天津博物館“中華百年看天津”陳列展、“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聆聽了中華傳統文化講座。

此團不但給同學們安排了非常好的學習交流機會, 讓學生們能深入瞭解天津,看到天津在科技創新、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發展,在畢業之後能夠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選擇。同時,也讓學生們能認識祖國、關心香港,瞭解世界發展大勢,為香港發展貢獻力量。

除此之外,相信此團也為學生帶來了一個非常難忘的經驗,就是讓學生見識了天津的天氣,在颱風「杜蘇芮」的吹襲下,北京暴雨成災、山洪暴發一周,部分地區降雨量已超越2012年「721」嚴重水災紀錄。洪水「逾五十年一遇」,就連紫禁城也打破「600年從未淹水」的紀錄,淪為汪洋大海,護城河已分不清河與橋,同時鄰近的天安門和大興國際機場,全遭水浸。8月1日北京開始排洪,而我們也在前一天的傍晚時分從天津出發去北京,沿途歷盡萬苦(之後同學會在分享會中再和大家分享),終於我們於深夜入住酒店。第二天早上5點多,我們出發趕去北京大興機場,這個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周圍都水浸,封路……結果由酒店到機場的半小時車程,我們用了大約兩個多小時,幸運的是飛機延飛,我們才趕上,最後安全回到香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校會在將來的日子,舉辦更多的交流團,國內外都有,讓學生能夠提早學會獨立,充實自己。同時學生在不同的的文化環境中,有個直觀的感受和親身的體會,會變得更加包容,能夠用多角度看待問題,也能夠和國內外的不同世界觀相互碰撞、生出新的思考,提升自我。到時,大家記得踴躍參加喔!

25/9/2023
未分類(369)
《禮貌》蔡志榮副校長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9-24 16:54
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今天要分享的主題是「禮貌」。

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嗎?什麼是禮貌?為什麼要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呢?

我覺得禮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表現,反映着一個人的價值觀、教養、品 格和修養。有禮貌的人應該懂得尊重場合和他人,這亦是尊重自己的表現。 我發現部份同學很多時候都忽略了應有的禮貌,例如早上我在學校門口 當值,有同學會跟我問好、有同學會跟我點頭、也有同學跟我對望,然後微 笑。這些我都十分欣賞。但更多的同學是:視而不見,把我當透明! 他們不喜歡我嗎?我覺得不是。他們不懂打招呼?我覺得沒有可能吧! 那為什麼他們會對老師、工友、同學視而不見呢?

我認為他們是不習慣,在家裡沒有說,對朋友覺得尷尬,在學校突然要 跟人家打招呼、說謝謝,會覺得很彆扭。

我建議同學要抱著一顆感恩的心,用心去感受身邊人對你的付出,對你 的好,還有幫助。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很自然的,你就可以發自內心的感謝 身邊的人。再來是多練習,「練習說謝謝 」。一開始的時候肯定不容易,但 可以從你身邊的好朋友開始,朋友幫助了你,說一聲謝謝,thank you ,唔 該、감사합니다、ありがとう、merci beaucoup!工友為你清潔、小賣部的人 賣東西給你、校務處員工賣本子給你、電話大使替你領電話箱、老師批改本 子後發還給你。這些都是你表現謝意的大好機會。當你習慣了,就可以做到 自然流露。

除了說出口以外,行為也可以展示你對別人的敬意和尊重,不要一群人 塞在樓梯,影響到其他人上下樓梯、不要在公共地方大聲喧嘩、老師給你東 西的時候,雙手去接。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同學可以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有禮貌的人 。謝謝!

未分類(369)
九一八紀念日談「我是中國人」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9-18 09:08
今天是九月十八日,是九一八事變的92週年紀年。我在早會曾經介紹過九一八的始末。今天換個角度,我來為大家介紹一首香港流行曲----「我是中國人」。

這是一首國語歌,原是1982年台灣一部抗日劇的插曲,由台灣作曲家劉家昌作詞、作曲,女歌星鳳飛飛原唱。這一年,日本篡改教歷史科書事件,引起各地中國人的不滿,樂壇也出現了不少愛國主題的流行歌曲。

香港男歌手張明敏,翻唱了「我是中國人」後,在香港極為流行,入選 1982年第五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特別一提,本屆十大金曲,還有一首「勇敢的中國人」,共有兩首愛國主題的流行曲入選。不久後, 1983年TVB舉行第二屆新秀歌唱比賽中,新人呂方演唱「我是中國人」,奪得了冠軍。

這首歌很好的表述了中國人的性格。中國人講究溫柔敦厚,做人要謙虛。外國人可能誤以為這是柔弱的表現。「我是中國人」說出了中國人在溫良恭儉讓的背後,有著的無窮的韌性,使中國在歷史的長河中屹立不倒。歌詞很淺白,也有深意,請大家思考:

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

儒家的傳統思想,帶領我們的腳步

八年艱苦的抗戰,證實我艱毅的民族

不到最後的關頭,決不輕言戰鬥

忍無可忍的時候,我會挺身而出

同胞受苦河山待復,我會牢牢記住

我不管生在哪裏,我是中國人

不論死在何處,誓做中國魂

創校校監孫方中博士,是抗戰歷史的見證者,我在德育節向中一同學介紹過孫校監的著作,裡面也有一些關於抗戰的內容。兩本書正在圖書館展出。

剛剛提到,中國文化強調溫柔敦厚。今年暑假內地的動畫片「長安三萬里」,很好的表現了中國文化中詩情畫意的一面。中國歷史科今天起在七樓圖書館舉辦書展「長安三萬里:詩情畫意的中國歷史」,展出多本有趣的中國歷史漫畫,以及和唐詩、西安有關的書籍。謝謝。

未分類(369)
回歸二十六週年—國旗下講話資料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6-30 08:56
七月一日,對香港來說,是一個極具歷史意義的重要日子,這一天是香港特別行政 區成立紀念日。

中日甲午戰爭後,英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於1898年6月9日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地區99年,由此侵佔整個香港地區。

26年前的7月1日,中國收回香港,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港人 治港,高度自治。

「一國兩制」原本是中國共產黨用來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和平統一中國的方針,卻 成功用於恢復在香港行使主權。

「一國兩制」是個新事物,香港是中國第一個實行「一國兩制」的行政區,也是世 界第一個。至今也只有香港和澳門是實施「一國兩制」的地方。

「一國兩制」是什麼呢?就是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 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一個中國是前提,兩制並存;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只有特區實行資本主義。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為什麼要用「一國兩制」來解決香港問題呢?因為中國要在 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同時,又發揮香港連繫溝通西方世界的橋樑作用,並借鑒香港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經驗。

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對香港最好的安排。「一國兩制」令香港順利回歸,社 會繼續繁榮平穩,市民繼續過著自己熟悉和喜愛的生活方式。在「一國兩制」安排下,人大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規定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還有一定的對外事務權。我們可以自己發港幣、發護照;參加奧運、參加世貿、參加亞太經合組織;不用交稅給中央,不用給軍費。互惠貿易有CEPA。

今天也是《香港國安法》頒布三周年的重要日子,讓我們回顧《香港國安法》的立法原意。2020 年 6 月 30 日,中央人民政府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以及保障香港居民的利益,以「決定+立法」的方式制訂《香港國安法》,成功遏止危害國家安全的威脅和行為。

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國家安全事務負有根本責任,而香港特別行政區負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基本法》第一條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第十二條則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兩者是《基本法》的根本性條款。所以,中央有責任、亦有權力根據香港情況進行相關決定, 這是中央準確落實《憲法》及《基本法》的體現。

自《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以來,香港社會回復穩定。最近,香港舉辦多項大型國際盛事,吸引旅客到港,更有助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由此可見,《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後,香港已從由亂及治,進入由治及興的新征程,香港的未來一定更加美好。 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所以我們都應該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我們更應該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因為「總體」兩個字提示我們應以宏觀的角度全盤理解國家安全。國家安全絶不僅僅是保衛國土安全、軍事安全,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舉例說,網絡犯罪行為威脅我們正常的生活,動輒令我們失去金錢、名譽,甚至危及人身安 全,足以影響社會的安穩。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守法守規、 持守正確的價值觀。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做好本分,認真學習。

國家安全涵蓋二十個重點領域,包括政治安全、軍事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金融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極地安全、生物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和數據安全。

「一國兩制」是個新事物。過去,我們似乎還是比較熟悉特區這一制的權利和特色。今天,我們應通過學習,理解中國這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前提,才能用好香港高度自治的權利;我們也要了解中國主體所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相互支持,各展所長,共同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6年,如果比喻為人生,那就是青年。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香港也一樣。寄語各位同學勇於擔當、奮力開拓,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未分類(369)
行出善良----二戰時期中國外交官何鳳山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6-19 10:32
今天的分享主題是「行出善良」。我介紹的一位中國人,不是大人物,在 大時代之中,卻拯救了數以千計受迫害的猶太人,聯合國稱讚他是「中國的舒 特拉」。他就是二戰時期的中國外交官---何鳳山。

何鳳山是湖南人,出身貧寒,他刻苦勤奮,留學德國慕尼黑大學,1932年 獲得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其後出任了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此時,奧地利被 納粹德國合併,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迫害逐步升級。猶太人為避免被抓入集中營 ,只有離開歐洲,但猶太人要申請外國簽證,並不容易。1938年的國際難民會 議上,美國、加拿大、澳洲等32國,均拒絕接受猶太移民。

此時,何鳳山基於人道主義立場,頂住壓力,向數千名猶太人發放了前赴 上海的「生命簽證」。美國前財政部長布魯蒙賽爾,也是當年手持何鳳山所發 的簽證,到上海避難的見證人。納粹政府將總領事館沒收後。何鳳山自費租下 一套小公寓,繼續發放簽證。到上海避難的猶太難民超過三萬,超過許多西方 國家接納的人數。

1997年,何鳳山以96歲高齡去世。他為人低調。其女何曼禮,將父親的史 料編整出版,讓世人看見一段中國人解救猶太人的二戰事跡。

2000年,何鳳山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國際義人稱號,是以色列最高的榮譽。 以色列又為何鳳山建立紀念碑,碑上刻着「永遠不能忘記的中國人」。此外, 奧地利在維世納樹立了何鳳山紀念牌,意大利也設立了「何鳳山廣場」。上海 猶太難民紀念舘,設立了何鳳山的銅像

何鳳山是一位謙遜的君子,淡泊名利,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美德,彰顯了中 國文化中的“仁義”精神,所謂「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何鳳山 行出善良,兼善天下,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謝謝。

未分類(369)
主題:向抄襲說不 分享者:楊家茵老師 分享日期:2023年6月12日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6-12 15:17
(一)課業是鞏固知識的基礎

「學校派發功課的原意,是檢視學生能否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可是,有些學生隨意向同學或於網上抄襲功課,對課業敷衍了事,大大降低了學習效能,也吸收不到該有的知識。

(二)何謂抄襲

不要以為在學校抄襲功課是一件小事,在大學和工作上,抄襲是一件非常嚴重的違規行為。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有關「抄襲」(Plagiarism)的說明,「抄襲的定義是抄錄他人著作,作為自己的著作的行為。最明顯及大幅的抄襲是將整篇文章、整節、整段或整句抄錄而不加註明,這顯然是不能接受的。倘未有註明資料來源,即使只抄錄數字或意思亦可構成抄襲。」

(三)抄襲的後果

借用香港城市大學有關「抄襲」的處分,大學本科生的抄襲行為可以「書面警告、相關科目零分或不及格,嚴重個案會停課或終止學籍」。

由於抄襲的後果十分嚴重,因此同學在完成不同科目相關的課業,「校本評核」作業,或者在高中公民科的內地考察專題研習,均需要有明確的「參考資料」來源,清楚展示二手資料出處,清晰地區分引用資料和自己意見的內容。

(四)ChatGPT是雙面刃

「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 ChatGPT面世後,不少大學設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擔心學生從此以人工智能代筆?由於ChatGPT的資料庫仍有局限,當遇到資料不全的情况,它就會生成一堆與事實不符的內容。如果使用者對事實沒有基本認知,就有機會被誤導。同時,由ChatGPT提供的答案已是各種現有資料的總匯,基本上已繞過了蒐集和整理資料所需要的思考過程。若學生只滿足於ChatGPT所給予的答案,也不能開創新的觀點」,學生只是受人工智能的答案限制,掌握不到真正的知識和判斷力,這樣有礙學生追求知識,持續突破現在的研究和知識水平。

(五)誠信與資訊素養重要性

「抄襲別人功課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對自己完全沒有好處,更會影響學習成效。」同時,抄襲功課以瞞騙老師或其他同學,也會破壞了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信任與公平性。只有自己認真追尋的學問,才是真正屬於自己,誰都搶不走的智慧。

總結而言,知識需要自己追求和分析,透過不同的工具,如課堂授課、書本、互聯網等等均可以獲取大量的知識。但更重要的是懂得分辨是非、資料真偽,不能盲目相信網上的資訊或人工智能的答案!絕不可以盲目抄襲別人的課業和網上的資料。如果是正規的官方材料或大學相關研究成果,則必須使用正規的引用方式,避免落入抄襲的陷阱!

未分類(369)
How to be kind and smart 15 May 2023 Ms YUNG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5-25 11:30
Good morning, Principal, teachers and fellow classmates.

I am delighted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alk to you today. My topic is how to become a kind and smart person.

First of all, let me ask you a question. Have you seen volunteers or students asking you to buy a flag on Saturday morning? These flag-selling volunteers usually station at crowded areas such as MTR stations or bus stops. When the volunteers approach you, will you consider sparing a few minutes and helping them buy a flag? Do you think buying a flag helps the people in need a lot?

$5 dollars could not help a lot of people. But the action of spending $5 dollars on a flag shows your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help the people in need.

Next, the next topic is how to become a smart person.

Becoming smarter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cluding education, practice, and a mindset of continuous learning. Here are some tips that may help:

1. Read every day: Rea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learn new information, increase knowledge, and improve vocabulary.

2. Practice critical thinking: Analyze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and develop an objective approach to finding solutions.

3. Challenge yourself: Push yourself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and try new things. This will help you grow and learn from new experiences.

4. Develop good habits: Include healthy habits in your daily routine, such as getting enough sleep and exercise, eating a healthy diet, and minimizing stress.

Remember, becoming smarter is a journey that requires effort, time, and dedication. Focus on your goals, take small steps, and don't be afraid to make mistakes along the way.

This is the end of my sharing. Thank you.

未分類(369)
林惠媚老師 22/5/2023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5-22 09:26
早會分享—好人好事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好人好事」。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社 會裡,我們總是容易忽略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但是,我們也可以選擇成為一個 好人,做好事,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首先,成為一個好人,做好事,不需要等到有錢有時間的時候才去做。其 實,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例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過馬路、搬運物品 等,或是主動和身邊的人交流、聆聽他們的故事和需要。這些看似微小的行為 ,卻能為身邊的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支持。同學們,坐升降機的時候,你 有沒有主動按著開門的按鈕,讓人家進入?看到老師或同學拿著本子,有沒有 主動幫忙?同學生病了,有沒有主動關心同學、問候同學呢?

除了主動幫忙和關心身邊的人,我們也可以通過參加志願服務來做好事。 志願服務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經驗,還能夠讓我們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 助。例如,可以參加社區服務、植樹活動、老人院和兒童院的志願服務等等。 這些活動不僅能夠讓我們有生活體驗,同時也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 樂和成就感。學校每年都會舉辦或安排同學參與社區服務,希望同學密切留意 。踴躍參加。

當然,我們還可以透過關注和參與各種公益事業。例如,捐贈物品、參加 公益活動、關注環保和動物保護等等。這些行為雖然看似微小,但卻能夠為需 要幫助的人和事帶來支持和關注。

我要提出的是,做好人做好事並不是短暫的一次行為,而是一種長期的生 活態度和價值觀念。我們需要時刻關注身邊的人和事,發現需要幫助的人和事 ,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幫助和支持。只有通過長期的積累和實踐,才能 夠真正成為一個好人,做好事,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勿以善小而不為」,善行無分大小,「好人好事」不僅是一個主題,更 是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念。成為一個好人,做好事,為身邊的人帶來幫助和 支持,同時也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正能量。各位同學,希望你們能夠從現在 開始,關注身邊的人和事,成為一個好人,做好事,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美 好和希望。

未分類(369)
中華金句 鄧啟恩老師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5-10 08:08
中華文化,是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變而成的,當中包括音樂、藝術、文學、工 藝等等,可說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今天,我就在這澎湃的文化海洋中選取一些 「中華金句」,介紹給同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出自《論語》。前面的四個「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後一個「知」 與「智慧」的「智」相通。整句的意思是: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老老實實說不 知道,這樣才是有智慧的表現。這句中華名言教導大家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誇 大、不過分自謙。同學們,平常我們待人處事的時候,都能做到實事求是、虛心地 學習嗎?

「心欲專,鑿石穿。」

一個人只要專心一意,就算石頭也能鑿穿。這一句就跟「廢寢忘食」、「心無 旁騖」、「心無二用」、「鐵柱磨針」有異曲同工之效,也讓我聯想到文憑試十二篇《 勸學》中提到的比喻一樣,堅持、專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在這個多彩多姿, 充滿誘惑的時代,要同學們專心致志地讀書,似乎很難做到,但願同學們都能專心 一意,心堅石穿,相信定能學有所成!

以上的金句只是九牛一毛,又怎能把古人的智慧包羅其中呢?作為老師,我很 喜歡一句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給學生傳授知識,不如傳授他們學習 知識的方法,其中一個學習語文的方法,就是好好利用網上的資源。如果同學對中華 名言有興趣,不妨在網頁搜尋「中華金句」,就會找到教育局編製的「中華經典名 句」,例如「取之有度,用之有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人為鏡,可 以明得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等等的名言、詩歌,不但標明 出處,更有分類、解釋。

這些中華經典名句,言簡意賅,富於哲理,除了教會我們做人處事,修身求學 的方法之外,相信對大家的寫作也會有幫助。

未分類(369)
行出善良---德蘭修女 蔡懿端老師 24/4/2023 發表人: 郭家豪   日期: 2023-04-24 13:47
你們知道Mother Teresa是誰嗎?認識她的人總不能忘記她和藹 可親的笑容。她的本名是阿涅澤·岡婕·博亞久,1910年8月26日於 馬其頓出生,是阿爾巴尼亞裔,她的父親尼格拉(Nikolla Bojaxhiu)是一位富商。12歲(1922年)的她立下志願,將來要到外國傳教,從事救助 窮人的工作。與印度結下了不解緣是她15歲時,從耶穌會神父的 書信中得知印度的情況,深受感動,決定了到印度接受傳教士訓練 。1937年5月24日她在達耶林城發永願,決定終身成為修女,改名 德蘭,效法19世紀法國著名聖德蘭修女的精神。她被派到加爾各 答的聖瑪利亞羅雷托修女會中學教書。這座學校雖然座落在 加爾各 答 的貧民窟旁,但是學校學生都是富家女孩。這所貴族學校夾在貧 苦地區,好像沙漠中的宮殿那樣,高大的圍牆,隔離的是兩個世界 。1940年代初期,德蘭修女擔任校長。當時印度貧富差距懸殊, 校內一片安寧,但校外卻滿街都是無助的麻瘋病患、乞丐、流浪孩 童。

同學們,你們知道甚麽是麻瘋病嗎?它是一種令病人皮膚潰爛 ,且有極高傳染性的疾病。麻瘋病者都被迫走到偏僻的地方躲藏起 來,甚或被家人遺棄街頭,無人問津。德蘭修女決定放棄教育工作 ,全心全意服侍貧病交迫、無依無靠的不幸者。她脫下修女服,換 上了一件用粗布製成、白色綑藍邊的「紗麗」。「紗麗」是當時印 度社會低下階層婦女常穿的服飾。德蘭修女把「紗麗」穿在身上, 時刻銘記服侍窮人的天職。

1950年德蘭修女與12位修女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並成立了 垂死病人收容所。她走遍了加爾各答的街頭,四出尋找麻瘋病人, 並把被遺棄、奄奄一息的病人帶回收容所照顧,讓他們得到溫暖和 安慰,重拾對生命的信心。

她曾說:「我會是黑暗的聖人」,她會持續地於天堂缺席,去 燃亮地上的黑暗。1979年,德蘭修女獲頒發諾貝爾和平獎,表揚 她為貧病者服務的成就。1997年,她因心臟病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然其仁愛的精神却永不止息,薪火相傳,造福人倫。

從德蘭修女的一生,我願意與同學們分享在她身上而來的體會 :

首先,是毋忘初心。德蘭修女12歲時已立志從事救助窮人的工 作,直至她辭世,她仍活在貧苦大眾之中。她持定方向,沒有絲毫 的動搖。不曉得同學們的志向是甚麽?或許,你們會覺得立志是老 土、不合時宜的表現。正因如此,你們每天的生活失去了方向,胡 胡混混地渡日,虛度光陰。

其次,是裝備自己去服侍有需要的人們。19歲的她在達耶林城 接受初學訓練,39歲時又在巴特納城一座醫院接受護士訓練,這 一切的裝備使她更能有效地服侍病患與貧苦。也許,現在你不明白 為甚麽要學習,總有一天你定能體會「書到用時方恨少」,可惜為 時已晚。

使我觸動最深的是她那顆樂於承擔、仁愛無悔的心。她能活出 基督的樣式,甘心樂意與貧苦者同行,四出尋找失喪有需要的人, 扶助弱小,是世人眼中的偉人。然而她只是平淡的一句:「我們都 不是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 。」願意同學也能像德蘭修女一樣以愛心對待一切的人、事、物, 使生活更添色彩。

未分類(369)
  第頁